鲁东大学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

2019-10-17 16:45

鲁东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工作,不断创新思路、多措并举,对开展科学研究的要素做好引导和服务工作,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。
  分析科研导向,选准研究领域
  坚持自由探索和目标导向相结合,强化应用基础研究。引导教师跟踪基础研究的导向及国家优先资助、重点扶持的领域,在制约经济及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开展具有战略性、前瞻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工作,着力解决关键技术“卡脖子”问题,构建具有鲁大特色的区域应用基础研究发展格局。
  坚持突出特色和需求导向相结合,加强应用开发研究。一方面,发挥学校在医养健康、工业机器人研发、现代农业、新材料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,加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;另一方面,鼓励教师聚焦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,瞄准烟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开展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现代医药等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,取得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。
  加强团队建设,打造科研平台
  创新管理模式,加强团队建设。逐步推行首席科学家制度,完善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新机制。发挥青年科研人员的主体作用,扶持以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,组建多领域、跨学科的青年科技人才团队。
  整合优势资源,打造科研平台。重点打造滨海生态、新能源新材料等学科,力争突破1-2个教育部及以上科研平台。力争将“滨海耐盐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建成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争取获批正式建设“光电信息技术及应用协同创新中心”,确保建成10个厅市级科研平台。
  加强合作交流,促进科技创新
  与高校、科研院所、企业、政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。学校与科研院所、高新企业紧密合作,发挥不同创新主体在基础研究、前沿技术研究、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优势,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、完善资金链,增强协同创新能力。
  构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机制。加强国际学术交流,探索高层次科技人才访学和引进的新路径,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,实现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零的突破。
  提高成果质量,增强核心竞争力
  加大高水平成果产出。聚焦内涵建设,建立导向机制,引导教师转变思路,从注重数量转向更加注重质量,发表具有标志性和显示度的论文,授权高质量的国际发明专利。
  实施学科专利群建设。围绕学校优势学科方向开展专利群建设,建立相关领域的专利保护体系,建成具有较大输出能力的专利池,增强学科竞争力。
  鼓励联合申报奖励。发挥“抱大树”的借力效应,主动与龙头企业、知名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大项目,获得高层次奖励。
  设置科研岗位,稳定激励政策
  鼓励学院自主设置科研岗。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科研岗设置试点工作成效显着,建议各学院扩大科研岗试点范围,切实发挥二级学院科研绩效奖励分配的调节作用,提高科研效率。
  稳定科研奖励绩效政策。发挥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,稳定目前科研奖励政策,引导老师潜心从事科学研究,取得高水平、高质量成果。
  为教师成长设梯搭台。一是用好用活学校职称“直聘教授”和“直聘副教授”绿色通道,助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;二是发挥校聘教授准聘制度的导向作用,营造鼓励科研、重视科研的良好氛围。
  推进放管服,优化科研环境
  发扬“店小二”精神,全力推进放管服。简化办事流程,做到服务零距离、服务全天候。试行“一码通”,推进服务信息化。借助省“科技云”平台和大数据的信息共享,建立个人科研信息档案,各类信息统一汇总并定时更新,在填写各类材料时实现一码通行,提高科研管理工作效率,减轻科研人员的负担。
特别说明:A1家教网(Www.A1a3.Com)所提供的资讯及其它图文内容为互联网采集摘录和转发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仅供参考,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信息内容及图片如有侵权或违规违法,请迅速联系本站,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。